农历,大年三十。
花府的朱漆大门上,新贴的\"福\"字在夕阳下泛着金光。
府内处处张灯结彩,丫鬟们端着热气腾腾的年菜穿梭于回廊之间,空气中弥漫着腊肉与松枝的香气。
\"快点快点,老爷说了,酉时三刻必须开席!\"
管家何金站在庭院中央,指挥着下人们布置最后几盏红灯笼。
他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凝成白雾,很快被此起彼伏的爆竹声淹没。
正房内,花子游正对镜整理衣冠。
铜镜中映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剑眉下是一双深不见底的眼睛。
他轻轻抚平锦袍上并不存在的褶皱,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爷,几位夫人都在花厅候着了。”
丫鬟春梅乖巧的站在一旁,静等着花子游的吩咐。
花子游收回目光,理了理衣袖。
\"知道了。\"
他迈步走出房门,沿着回廊向花厅走去。转过回廊,远远就听见花厅里传来女眷们的说笑声。
\"老爷到!\"
门口的小丫鬟高声通报。
花厅内的谈笑声戛然而止。
花子游迈步入内,看见自己的六位夫人按次序坐着——大房吴月娘氏居首,接着是二房李师师,三房潘金莲,四房李瓶儿,五房阎惜娇,六房张雪娘。
几人见他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都坐吧。\"
花子游摆摆手,在主位坐下。
\"除夕家宴准备得如何了?\"
花子游话音刚落,大房吴月娘便轻柔开口。
\"老爷放心,庖厨已按您往年的喜好备了清蒸鲥鱼和松仁玉米,腊味合蒸也特意减了盐。\"
她指尖轻轻拂过桌上青瓷餐具,目光扫过诸位夫人。
\"就等您上座开席了。\"
李师师拨弄着金镶玉护甲,嘴角噙着笑。
\"方才路过小厨房,瞧见新制的糖瓜摆得齐整。\"
她腕间翡翠镯子轻晃,与三房潘金莲的鎏金步摇在烛火下交相辉映。
潘金莲捏着帕子掩唇轻笑。
\"姐姐这记性倒好,只不知今年老爷可有新赏?\"
话音未落,四房李瓶儿已命丫鬟捧上暖炉,轻声道。
\"老爷畏寒,先焐焐手吧。这炭是南边进的银丝炭,没什么烟。\"
五房阎惜娇斜倚着软枕,眼尾微挑。
\"要说贴心,还数四姐姐。不像我,只惦记着席上的糟鹅掌。\"
六房张雪娘忙从绣囊里取出锦帕。
\"姐姐的帕子该换了,这是新绣的并蒂莲,配您今儿的石榴裙正好。\"
正说着,何金掀帘而入,身后小厮们鱼贯抬上食盒。
清蒸鲥鱼的鲜香混着松仁玉米的甜糯扑面而来,花子游扫过满桌佳肴,目光在潘金莲鬓边新插的红珊瑚坠子上顿了顿,忽的轻笑出声。
\"难得今日齐聚,都别拘着——\"
他端起酒杯,烛火在眼中碎成金箔。
\"且痛饮此杯。\"
厅外爆竹声骤然炸开,震得廊下红灯笼簌簌轻晃。
潘金莲指尖摩挲着酒盏边缘,与李师师对视一眼,二人眼底俱是波光流转。
吴月娘不动声色地替花子游添了口热汤,李瓶儿则专注地替阎惜娇布菜,张雪娘望着窗外飘落的细雪,忽然轻声哼起了江南小调。
一时间,觥筹交错声混着细碎笑语,在暖融融的花厅里织成一片锦绣。
唯有廊角梅枝上的积雪,被爆竹声惊得簌簌跌落,在月光下碎成点点银光。
厅内,一片祥和。
就在这时,吴月娘突然开口。
“爷,今日还有两件喜事要与您说。”
花子游指尖一顿,白玉酒杯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哦?\"
他目光扫过吴月娘微微泛红的耳垂。
\"月娘且说。\"
\"头一件是师师妹妹——\"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