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斋书苑>都市小说>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630章 李则凯的京西之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0章 李则凯的京西之旅!!!(2 / 2)

“嗯,是非常棒!在这里徒步行走,既富有趣味性,又能欣赏到迷人美景。”热爱户外运动的李则凯由衷地说道。

随着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户外运动渐渐地在大城市兴盛起来。

最近“京西文旅集团”正在策划举办“徒步大会”,好吸引众多国内外徒步爱好者前来体验。

作为京郊保存最完好的文物级古道,京西古道是最近的徒步行走之地。

陪同李则凯游玩的刘家庄文旅局副局长刘震表示:“京西古道结合不同古道资源和文化禀赋,先后建立了不同文化特质的景区。

作为昔日的重要商运道、军用道和进香道,京西古道如今已经演变成了多个独具特色的旅游胜地。

商道类的京西古道景区、军道类的爨柏景区以及香道类的妙峰山景区等,都是对古道文化的生动传承。”

其中,妙峰山香会是重要的文化保护内容之一。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至四月十五,国家级非遗项目——妙峰山庙会热闹非凡,山道上,人群络绎不绝,游客们纷纷朝着山顶的庙会汇聚;

景区内,粥棚、馒头棚前排起长队,为游客和香客提供美食。娘娘庙前,高跷秧歌、舞狮、中幡等多档传统民间会活动精彩上演,鼓声震天、人声鼎沸。

除了举办景区特色活动,京西古道博物馆同样是古道文化得以使用和保护的重要载体。

在这里,可以品味古道的历史底蕴,回想商旅盛况,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聆听古老文明的历史足音。

墙壁上的互动装置展示了京西古道独有的太子墓苹果、龙泉务香白杏等特产,展厅内的大鼓让游客领略当地的社火文化。

展厅仅有200平方米,却是京城首家以介绍京西古道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性博物馆。

为了发展京西地区的旅游业,刘家庄地区以及“京西文旅集团”联合燕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对刘家庄地区的名胜古迹进行保护、开发、修缮。

今年的五月,燕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老师还带着几十名专业课学生来到水峪嘴村,对京西古道景区开展分组系统考察,引导燕京大学学生为景区进一步发展提升建言献策。

此外,还有多支国内相关专业大学队伍前来京西古道实地考察调研。

历经数月的角逐,刘家庄挑战杯“青绘京彩”文旅创意专项赛决赛才刚刚落下帷幕。

这些前来参赛的大学生团队为京西古道的创新性发展贡献了独特的创意想法。

比如,选取京西古道货商骡马队的骡马形象,结合古道、山水等特色,制作“骡小西”系列原创表情包、开发文创产品,对古道文化遗产开展活化利用;

利用现有民宿搭建“小院有戏”、古道剧本杀等场景,开发演出古道话剧、开展非遗手作体验等活动……

文旅局刘震副局长说:“参与挑战杯比赛是我们的一次尝试,就是希望联动首都高校,让青年学子们加入进来,汇聚人才力量,以文化创意点亮古道振兴之路。”

如今,发展京西古道,已不再只是强调其使用价值、打造迷人风景区,而是以京西古道文化为核心,运用创意形式、融入时代元素,打造独特的“京西古道ip形象”,将传统魅力用生动而有新意的方式永久流传。

除了与高校、文化研究机构联动,为了促进京西古道文化发展、讲好古道故事,刘家庄地区还用文化赋能产业,用产业带动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让“蹄印驼声今犹在”的古道自然风光与文旅项目完美融合。

另外,“京西文旅集团”还努力开展精品民宿“小院+”系列行动,让“小院有戏”“小院有娱”“小院有学”“小院有朋”“小院有茶”。

刘小敏介绍:“我们还建设了‘古道山居、妙峰小筑、爨舍、有关、东马山家’等精品民宿,同时利用‘小院有戏’的平台,把古道非遗文化植入到民宿当中。”

在古道游玩了整整一天,当晚李则四人凯尝试在民宿过夜,这又是一番不同的体验。

第二天,刘小敏带大家走进爨底下村继续游玩。

来到爨底下村,主要目的当然是参观这里的古建筑了。

爨底下村又名川底下村,距京城90公里,距离刘家庄斋堂镇仅3公里,是北方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村落。

爨底下村有着400多年的历史,虽然经过时间的洗礼,但如今保留下来的,仍然有74套院落,共计680余间建筑,可以说,在全国范围,其规模都算比较大的。

爨底下村的明清建筑,主要以山地四合院与平原四合院相结合的形式呈现。

如同于燕京四合院,其主要构成为正房、倒座和左右厢房组成。

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爨底下村的四合院还融合了西山省四合院紧凑、灵活等特点;

可以说,爨底下村的四合院吸取了燕京与西山省四合院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爨底下村是夏国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严谨,因此被著名古建专家罗先生赞:为夏国古典建筑瑰宝中的明珠。

传说,这小山村和康熙皇帝有着一丝联系,其真实性已无从考证,大家就当一个故事听听就好。

相传在清代,康熙在位时期,康熙身患一种怪病,就连宫中的御医就束手无策。

于是康熙就到寺庙烧香祷告,并许愿如果自己病好了,就卸下皇位。

没想到,不久后康熙的病真的好了,但是作为过惯了锦衣玉食,过惯了奢华生活的皇帝,又如何受得了寺中的清规戒律

对于在佛祖面前的许诺又怎么能不履行诺言

这可愁坏了康熙皇帝,怎么办呢

正当他踌躇满志之时,身边的谋士给康熙出了一个主意,就是找一个相貌与其相似的人代为出家。

于是康熙派人四处寻找,在苦寻多日后,一名爨底下村进京赶考的举子,进入到官差的眼中。

此人名为韩守德,韩守德不仅相貌与康熙极为相似,最主要十分乐意接受这份差遣,于是韩守德代替康熙皇帝前往五台山落发为僧。

韩守德到了五台山出家后,康熙皇帝为表达感激之意,赏赐爨底下村村民大量的财物,不仅如此,还将爨底下村的官税免除。

这就是流传于民间的爨底下村与康熙的故事,您听着是不是还有点意思

在爨底下村不远处,有一处名为“一线天”的地方,是典型的断层景观。

一条狭长的裂谷长达150余米,峡谷中的道路曾是明清重要的驿道。

如今的爨底下村早已成为刘家庄地区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

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众多上百年的老建筑,甚至还可以在这些老建筑中居住。

目前爨底下村有不少古老院落都改成了特色民宿,当游客走在村中老建筑间,或是在民宿中饮茶闲聊,总会让人有种穿越般的感受。

“先有潭柘寺,后有燕京城。”

在爨底下村又住上一宿,翌日,刘小敏带着李则凯三人就来到了京西著名的潭柘寺。

潭柘寺,坐落于群山环抱,自然风景秀丽的刘家庄地区潭柘山麓之中,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

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寺院初名“嘉福寺”,是佛教传入燕京地区后修建最早的一座寺庙。

清代康熙皇帝曾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

因历史悠久,这才有了“先有潭柘寺,后有燕京城”的说法。

来到这座古刹前,李则凯就觉得身心被这古朴宁静的氛围所包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