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斋书苑>都市小说>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第631章 千年古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1章 千年古刹!!!(1 / 2)

第631章 千年古刹!!!

抵达潭柘寺的山门前,李则凯抬头望去,古老的建筑气势恢宏,朱红色的大门庄重而威严。

斑驳的石阶、苍劲的古柏,每一处景致都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相比香江那些香火鼎盛的现代寺庙,潭柘寺带给李则凯的是一种直达心灵的震撼。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袅袅香火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让他对这座千年古刹肃然起敬。

走进寺内,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了时空隧道。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王殿,殿内供奉着四大天王,他们神态各异,威风凛凛,仿佛在说:“谁敢来捣乱!”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前行,来到大雄宝殿。

这里香烟袅袅,信徒们虔诚地祈祷着。

大雄宝殿内的佛像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先有潭柘寺,后有燕京城。”虽然这只是一句民间谚语,但它的存在与流传确实有着一定的历史依据。

从时间上讲,潭柘寺先建于燕京城,是这片地区最早的寺庙建筑,身边的建筑与人们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它千年不倒。

从空间上讲,潭柘寺影响了燕京城的空间规划,甚至连故宫太和殿的规制都是模仿的潭柘寺大雄宝殿,其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显而易见。

千百年时光来,来到潭柘寺祈求姻缘健康的善男信女很多,刮风下雨雷打不动。

潭柘寺坐落在刘家庄地区东南方向潭柘山,因为寺中出名的“龙潭”与“柘树”得名,但最早在公元307年兴建时,它的名字叫做嘉福寺。

这是佛教传入燕京地区以来,燕京附近修建的第一座寺院,年代久远。

早先的寺庙并没有现在依山而建的那样宏伟。

相传永嘉的某位都督替司马炽平定八王之乱后,其妻子意外死亡,恰好佛教之风正在流行,他就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寺庙为亡妻祈福。

那时的佛教未受到民众的广泛接受,地方官府对宗教之地也没有太多支持的做法,以至于嘉福寺没能发展起来,渐渐破败。

一直到武则天的时代,佛教盛行,在幽州都督的支持下,华严和尚才在幽州买下嘉福寺附近的土地,持《华严经》重建寺庙,顺便还填平了嘉福寺一个名为“青龙潭”的大水坑。

重建以后,寺院背后有“龙泉”、“泓泉”两股丰盛的泉水,在“龙潭”合流后穿过寺庙,向远方的土地流去。

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因为这股水,嘉福寺附近诞生了好几个村庄,开垦出了无数农田,嘉福寺也因此被更名为龙泉寺,得到幽州百姓的喜爱。

因为兴盛于这个时间,所以在以后的时间里,人们便将华严和尚尊称为潭柘寺的开山鼻祖。

但到了会昌年间,因为唐武宗推崇本土道教,中国的佛教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龙泉寺因为遭到抵制和荒废,不复往昔荣光。

一直到后唐,潭柘寺被一位禅师重新扶起,发展为禅宗。

公元1141年,得金代熙宗进香礼佛后,潭柘寺才初次得到官方拨款,改名为大万寿寺。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为了替其父赎罪,到这里出家。

后妙严大师终老于寺中,其墓塔在寺前的下塔院。

等到了明朝,潭柘寺曾恢复过嘉福寺、龙泉寺的旧名,也屡次受到修整与改建,经历坎坷。

不管上边的人怎么把这个名字改来改去,对于百姓来讲,寺庙有一福泽周边的龙潭,有数不尽的柘树,它的名字也就慢慢成了潭柘寺。

潭柘寺的发展离不开名明成祖朱棣的支持,还在当燕王的时候,朱棣就住在燕京,将燕京当作自己的大本营。

夺了皇位以后,朱棣也感觉金陵住得不舒服,浩浩荡荡地将首都迁到燕京,大兴燕京城。

在今天的潭柘缘远眺东方,可见的定都峰,传说就是当年燕王朱棣有时要找姚广孝时便来到潭柘寺。

有一天,天气晴好,姚广孝陪燕王一起爬山,登上牛心山顶,极目远眺,但见一派祥瑞奇景。

朱棣不由心生感叹:“此乃我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也!此峰之位,观景之妙,无二可代!”

于是后来在这里便有了“燕王喜登定都峰,刘伯温一夜建燕京”的故事。

朱棣还未还未登基前,僧人姚广孝是朱棣的资深谋士,帮他固守燕京,帮他策划靖难之役,深受朱棣信任。

到了朱棣登基迁都后,姚广孝便领了规划燕京城一事,将燕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改建。

姚广孝一生都对潭柘寺有着极大的兴趣,辞官不做后曾跑到潭柘寺隐居修行,朱棣也便爱屋及乌,为潭柘寺带来不少改变。

相传在改建燕京城时,压力山大的姚广孝正是从潭柘寺的规划中提取出不少灵感,模仿着潭柘寺对燕京城进行了规划。

经过数代人改建的潭柘寺规模宏大,有“九门九关”,姚广孝改建后的燕京城也有九道城门;

鼎盛期潭柘寺有999间半的房间,紫禁城则是9999间半,把“九为极数”玩得清楚明白,附会帝王。

潭柘寺中、东、西三路南北层层递进的格局,也不难让人看出皇城的影子。

有了朱棣的偏爱,燕京城的妃子、王公大臣甚至男女百姓们都纷纷来到潭柘寺,将这里视为佛门圣地,是潭柘寺最最辉煌的时间。

在华夏这漫长的历史上,就有很多皇帝都是会在特定的时间里前往潭柘寺参拜的。

如今,经过“京西文旅集团”多年来拨巨款修缮维护的潭拓寺算得上是燕京市的“镇城之宝”。

有意思的是,为了保护这座有着一千七百年历史的古刹,刘家庄地区还给这座寺庙专门安排“警卫”站岗。

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名胜古迹才享有的待遇。

到了潭拓寺游玩,寺院里还免费给游客们提供香火,所以来潭拓寺的游客也会拜一拜,祈求平安。

因此,李则凯一行发现即使今儿个不是节假日,大雄宝殿里的香火也是非常旺盛;

而且,这里还有很多外国游客,他们当中就有很多是金发碧眼的欧美游客。

当然,更多的是像倭国三韩等东亚、东南亚来的华夏文化朋友圈内的人。

如今的潭拓寺,经过“京西文旅集团”的努力发展,不仅成为夏国北方佛教信徒们心中的圣地,还盛名传出海外。

无论是青年男女祈求美满姻缘,还是信众们追求平安健康、学业有成,都愿意来到这里,虔诚地祈求佛祖的庇佑。

而潭柘寺的佛教文化,更是古早且底蕴丰厚,让人在青灯古佛间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祥和。

除了佛教文化的传承,潭柘寺还流传着许多引人入胜的传说。

其中,“伤人猛虎传说”尤为著名。

据说,在潭柘寺的附近,曾有一只凶猛的老虎经常下山伤人,令百姓们惶恐不安。

然而,有一天这只猛虎却被潭柘寺中传出的讲经声所吸引,乖乖地坐在因亮法师身旁听讲。

在法师的教化下,猛虎竟然戒掉了生肉,开始吃素。

这个传说不仅为潭柘寺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让人感叹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京西文旅集团”经过十年的大力发展!潭柘寺已经成为了燕京地区的一处重要文化遗产和旅游胜地。

寺内的珍贵文物和充满灵气的风水环境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感受到千年古刹的庄重与神秘,也可以领略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保护潭柘寺及其文物安全的任务也变得愈发艰巨。

这时,门口的w警便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们不仅守护着寺庙的安宁与秩序,还保护着文物不受损坏。

在他们的守护下,潭柘寺得以在喧嚣的都市中保持一份宁静与庄严。

……

继续漫步,金牌导游刘敏又带着李则凯三人来到了毗卢阁。

登上毗卢阁,就可以俯瞰整个潭柘寺的美景。

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寺内的古建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此时,李则凯忍不住拍了一张照片,他想带回去分享给朋友们:“看,我在古代寺庙旅游,感觉自己像个历史学家!”

在潭柘寺,还有一颗著名的银杏树,据说已经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高达四十多米,被称为“帝王树”。

每当到了金秋时节,这里金黄的叶子就会铺满地面,宛如一层金色的地毯,是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的“网红”。

另外寺内的斋堂也值得一去。

在这里品尝一顿清淡可口的斋饭,感受那份宁静与祥和。

吃着吃着,李则凯心中默默感慨:“这一餐,怎么感觉比我吃的山珍海味还有食欲看来我真该多来几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