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斋书苑>都市小说>年代:重生61,我靠赶山逆袭东北猎王> 第九十七章 种粮食的法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十七章 种粮食的法子(2 / 2)

唯独高大山没吭声,只是盯着陈青山。

要说旁人吹牛他不信,可陈青山说的话,他总觉得有三分靠谱。

“各位先别急嘛。”

众人哄笑间,陈青山拿出一块烤得焦脆的苞米饼做解释。

“你们看,这饼要是搁在雪地里,准冻成石头。可要是把它捂在袄里。”

“暖着呗!”

柱子嚼着兔肉接话,“可粮食咋捂?难不成给地穿棉袄?”

“差不多!”

陈青山把半块饼塞进嘴里,在炕桌上画出个弧形。

“你们看,这大棚用木头搭架子,上头蒙两层油布,四周用土坯砌死,留个小门进出。”

“里头挖条火道,连通灶台和烟囱,跟咱屋里的火炕一个道理,能保温。”

铁蛋挠着后脑勺:“塑料布?那玩意儿不就是供销社卖的‘洋膜’吗?薄得跟纸似的,能挡风?”

“不用那个,得用油布,而且得双层!”

陈青山用筷子在桌上画圈,“两层膜中间留道缝,跟夹袄似的,热气跑不出去。”

高大山突然放下酒碗,“青山,这油布上哪儿搞去?供销社也没这东西啊?”

陈青山摆了摆手,“这个交给我来搞,大山哥你有空去县城车队看看,能不能搞到废旧的汽车篷布,那玩意儿厚实,遮光性也好。”

“哎——等等等等!”席上辈分最高的沈三爷打断道,“这法子还不知道可不可行呢,你们就开始商量了。”

“青山,春种秋收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你要逆天而行?”

“老汉我种了一辈子地,就没听说过冬天能种地的!”

“我说这话可能不太中听,但青山,难不成几千年的人都傻,就你青山聪明?”

沈三爷话音落下,火盆里的炭块“啪”地炸开。

屋子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诚然,他的想法也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想法。

中国人种了几千年的地,经过各种改良,在种地上早已臻至化境,用的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经验。

现在突然跳出来一个毛头小子要推倒这一理论,任谁也不敢信。

陈青山见此,只是笑了笑。

“三爷,您的话在理,可咱老辈人还说‘人不能上天’呢。”

“可前儿个公社广播还说,国家的卫星都能绕着地球跑。”

“老一辈还说天圆地方呢,可现在已经证明了地是圆的,这都是科学。”

“经验是积累出来的,但不一定是全对的。”

“而且,秦汉那时候就有皇上让人在屋子里烧火,种出了反季的葱——这叫‘御寒菜窖’,跟咱要搭的大棚一个理儿!”

“所以咱们用的其实也是老祖宗的法子,只不过又做了改良。”

陈青山说完,众人的脸上明显露出犹豫。

见沈三爷的旱烟杆在炕沿上顿了顿,似乎是在做斟酌,陈青山便继续道。

“三爷,我知道您是怕大伙白忙活。”

“这样吧,咱先搭一个小棚试试,就选村西头那块背风的洼地,成了算大伙的,败了我个人担着。”

“你担着?”沈三爷挑眉,随后摆了摆手。

“咋能让你一个人担着,粮食种出来种不出来都是大伙的事,好事儿大伙享,坏事儿让你担。那俺们跟畜生啥区别?”

他叹了口气,“我就是怕啊……怕这又是瞎忙活。”

他看了看高大山,似乎犹豫这话该不该说,最终还是说了。

“这些年‘瞎忙活’的事儿还少吗?忙活来忙活去,到头全是‘瞎忙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