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我去投军
这两大背篓背回去, 把渔家小子家里的老娘舅都吓了一大跳。
这有钱人家的少爷一顿饭得这么造?
老人家是听了梁聿和团圆的借口,脑子还没有转过弯来。
渔家小子眼睛在东西上转了一圈,又在梁聿和团圆两人身上转了一圈, 然后低下头没多说什么。
他起初也是被两人的借口糊弄住了, 可回家路上就想通了。
这二人白天的时候就已经买够了干粮, 晚上就算想吃的再好也不能买这么多啊!
因为什么, 渔家小子心里也清楚了。
他倒也想要有骨气,可现实不允许,要不他也不会叫出五十两银子的天价,说要送这主仆俩去台州了。
原本他自己就打算去了, 就算捎带这两人一程也无所谓。
可他就这么去了, 春丫怎么办, 娘舅怎么办?
这五十两银子, 是他给他们两个找的后路。
这一顿晚饭吃的实在是丰富, 团圆买的除了几只下蛋母鸡之外, 还有一只公鸡, 晚上的时候就杀了吃了。
梁聿不耐烦吃炖鸡,团圆一旁麻利杀鸡, 褪鸡毛, 完事还给砍成小块小块,配上特意买来的调料, 他们晚上吃炒鸡。
别的还有什么时蔬、鱼虾, 也不一一赘述了,反正在渔家小子一家看来都是好东西。
渔家小子的老娘舅帮着择菜、洗菜,也不是没有想过帮忙做饭, 可他那拿不出手的手艺,还是不要糟践了好东西。
洗菜的时候看到团圆在剁鸡, 瞧那鸡肉被丢在案板上都能一晃一晃,心里还想着,这好几只鸡呢,也不知道他们两人能吃的了多少,到时候他帮忙收拾碗筷,没准还能捡到几块剩肉吃,就算没有肉,剩下点肉汤泡着他们的粗粮吃,那也是油水。
大郎也就算了,小时候年景好的时候也吃过几回,春丫生下来之后这海边倭寇一年比一年张狂,他们这些穷渔民日子也不好过起来,壮劳力都要吃不饱了,哪里还顾得上一个小丫头。
春丫生下来快五年,怕是连鸡肉是什么滋味都没有尝过。
这老娘舅手里洗着菜,心思却已经飘远,等他再回神擡头的时候,够呛没把他吓一跳。
这灶上掌厨的怎么是这个小郎君?
哪家小郎君出门都带了小厮了,还要自己下厨的。
等老娘舅再定睛一看这小郎君站在灶前的模样像模像样的,等到镬气上来,满院子飘香的鸡肉味道,老娘舅口中口水都不自觉分泌了出来。
他心想:这小郎君做的鸡肉这么香,怪不得是他上灶,家中定是做厨师行当的,定然还是那种大酒楼!
要不,怎么出来还不忘记上灶,定是祖传的手艺,出门在外也不能丢喽!
梁聿和团圆哪里想得到这帮忙洗菜的老娘舅瞧着一声不吭的老实模样,脑子里还想了许多天马行空的东西,还给梁聿安上了门祖传的手艺。
做完饭,梁聿也不吝啬,大手一挥,就让这一家人一起上桌吃饭。
晚上的时候,梁聿和团圆就住在渔家小子的屋子里,渔家小子抱走了自个的被子,带着他妹和他老娘舅住一屋去了。
这屋子墙壁薄得很,稍微有点动静,隔壁就能听得清清楚楚。
想着明日要早起,梁聿和团圆就早早躺下了,躺在床上,盖着那渔家小子今日新买的被褥,还能听到隔壁小春丫稚嫩的嗓音说着今晚的饭菜有多好吃。
他二人也不觉得吵,就在这童声中渐渐闭眼。
直到半夜三更,隔壁突然传来春丫的哭闹声,梁聿被吵醒,随即团圆也睁开了双眼。
“郎君,我让那小子哄哄他妹妹吧。”一开始团圆没听清楚小孩在哭闹什么,还能说出这句话。
后来听到隔壁春丫喊得是“娘,我要娘!”还有“坏人!贼倭寇!不要杀我娘!”的时候,团圆就说不出话了。
梁聿把人按回床上,涩着嗓子道:“睡吧,明日还要早起。”
他另一只藏在被子下的手已经紧握成拳头,指甲都已经陷入皮肉里。
倭寇,可恨!
次日早上,一如之前所说,三人登上船早早出发。
许是昨日在渔家少年家中住了一夜,见过了他仅剩的亲人,而且也已经上了船了,团圆对他的戒备心少了不少。
加上现在这船上也就只有他们三个人了,他除了和自家郎君说话,也就只能和这渔家小子说话了。
和昨日的套话不同,现在在船上就是闲唠嗑了。
船从天边只有微微亮的早上一直行驶到了日头高照的中午。
因着春丫夜啼,梁聿昨天晚上没有睡好,这会儿躺在船板上,脑袋上盖着大氅的衣袖,正在补眠。
团圆倒是不怎么困,坐在渔家小子旁边,手里拿着那个简易望远镜还有司南,确定方向没有错,偶尔也和渔家小子小声说几句话。
他也是上船了才知道这小子名叫梅独存,团圆和他也是没话聊了,聊到他怎么就敢送他们去台州,那坊市上人人都怕死,明明祝将军的队伍都已经打退了明州这边的倭寇,他们还是不敢出海。
梅独存这小子怎么就敢的?
团圆起初以为他会说家里穷,还有个妹妹和老人要养,没有办法之类的话,没想到梅独存抹了一把脸说道:“我要去投军,我听说了祝将军的队伍就在台州,我要去投军。”
一句“我要去投军”梅独存重复了两遍。
或许是梁聿一点没讨价的五十两银子,又或者是他们走之前给他家人留下的那些东西。
梅独存在这船上说的话,是一句都没有藏着掖着。
他说,他要去杀倭寇,他要去给爹娘报仇,给整个村子的人报仇。
团圆都愣住了。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