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斋书苑>穿越小说>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第402章 宝钞出现假的了?郭桓出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2章 宝钞出现假的了?郭桓出场(1 / 2)

宝钞提举司这衙门虽地处偏僻,但因其掌管着宝钞印刷,而宝钞如今已被大明百姓广泛接受,大半与寻常货币挂钩。

所以这个衙门虽小,却五脏俱全。

别看它规模不大,权力可不小。

上至文武百官每月的俸禄,下到普通百姓日常使用的货币,都要通过这里流转。

没错。

在宝钞越发通用之后,朱元璋果断将大明上下官员的俸禄全都换成了宝钞。

起初。

官员们对发放乃至赏赐的宝钞叫苦不迭,立下战功的武将、建有大功的文官,个个目瞪口呆,却也只能无奈带回家。

可如今将俸禄换成宝钞。

一来能促使官员在各地大力推广,让宝钞在大明更广泛地成为通用货币;二来能使官员家族的财富与大明朝建立起紧密联系。

前朝时,官员们之所以能轻易屈膝投降。

只因家中藏有金银,这些金银前朝能用,后朝亦能用。

但一旦换成宝钞,大明朝的宝钞,其他王朝能不能用就很难说了。

如此一来。

可谓好处多多,受益无穷。

所以,如今由杨士奇担任宝钞提举司的负责人。

平日里。

他虽不上朝,但无论是文武百官还是勋贵,都不敢轻易招惹他,由此可见这个职位的权力之大。

但今日,宝钞提举司一向平静如水的日子,忽然泛起了层层涟漪。

“大人!大人!”

宝钞提举司的小吏一脸慌张。

从外面一路跑到杨士奇面前,急忙开口说道,“大人,大事不好!市面上已经有人在伪造宝钞!”

看着眼前的小吏,杨士奇皱了皱眉。

此人是他在宝钞提举司的同族,虽说只是个普通吏员,平日里不太起眼,甚少有人知晓。

他实则是杨士奇在宝钞提举司的心腹之一。

有时候,身处高位。

更好地把握各处关键,不至于被人蒙蔽。

变成瞎子和聋子。

“别急,慢慢说。”

杨士奇听闻此事,面色依旧镇定。

小吏杨信在同僚的安抚下。

喝了口茶水,缓了缓神,看着眼前既是上官又是族兄的杨士奇,强压着心头的激动,这才口齿清晰地将事情缓缓道来:“大人请看。”

杨信一边说着。

一边从袖袍里拿出一张宝钞。

这只是一张面额十两的宝钞。

但拿在手里,就能感觉到多了几分粗糙,尺寸也比正常的小一些。

握在掌心,这种异样感就更明显了。

当然,对于一般百姓来说。

他们手掌满是老茧,皮肤粗糙,可能不太容易察觉。

但对他们来说,身为杨家之人,又在这宝钞提举司做事,分辨起来并不难。

说着。

杨信将这张假宝钞放在掌心,轻轻折叠,然后在两掌之间来回摩挲,“您看,这细微的沙粒感,轻易就能感受得到。”

“这宝钞确实是假的。”

杨士奇接过假钞,亲自试验了一遍,一脸笃定地说道。

朝廷由宝钞提举司发放的每一张宝钞,都是用桑皮纸制造。

上面还印有精细的官戳,寻常人绝对仿造不来。

可面前这张假宝钞,虽然只是区区十两面额,但除了刚才察觉到的细微质感差异,其余部分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再加上多数百姓患有夜盲症,视力本就不好,就更难分辨了。

所以像这样的宝钞,很可能在市面上流通许久都不被发现。

毕竟这种小面额的宝钞,一般不会送到达官贵人手中,大多只在普通百姓、家中的丫鬟仆人之间流转。

他们又怎么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差别?

一张十两面额的宝钞看似微不足道,可要是十张、一百张、一千张甚至一万张,那可就是大事了!

“此事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杨士奇目光灼灼地问道。

杨信赶忙摇头,回答道:“回大人的话,小的也是偶然发现的。

主要是我整日都在这提举司与宝钞打交道,所以才能察觉到。

换做外面的人,哪怕是那些细皮嫩肉的官老爷或小娘子,恐怕也很难察觉。”

杨信同样认真地说道。

像这种惊天大事。

如果他不是与杨士奇同族,深知杨士奇的为人,又清楚杨士奇背后的靠山是如今朝堂上武英殿大学士、大明日报所定实学圣贤陆羽先生。

他是绝对不敢说出来的。

一旦说出,朝中不知多少人要掉脑袋,而他这样的无名小卒,很可能会因此惹上大祸,祸及自身。

这中间差了一环,怕是定无人提及。

“究竟是什么人,敢做这种事?”

二人暗自沉思。

毕竟在此之前。

历代王朝发行宝钞的不少,但像大明这样成功让宝钞广泛流通的却寥寥无几。

也正因如此。

此前没有假宝钞能在市场上流通,又哪来制造假宝钞的利润空间?

这可谓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所以制造假宝钞的可能性本就很低。

“这事要是处理好了,可是大功一件。

“杨信你记住,此事不可再让外人知晓。”

“接下来几个月也别再喝酒,酒后容易失言,出了事,我虽有朝中先生做靠山,或许不会有大碍。

但你我虽是族人,我也不敢保证能保你周全。”

杨士奇无比认真地看着杨信,念在同族的情分上,再三叮嘱。

“大人放心,我绝对不会说出去。”

杨信重重地点了点头。

杨士奇凝视了他一会儿,这才挥挥手让他退下。

随后。

他独自端坐在椅子上,掂量着手中的这张假宝钞,那种略微粗糙的手感再次涌上心头。

“这件事恐怕要闹大了。”

杨士奇心中暗暗思忖,同时也不免遐想。

同样一件事,落在不同人手里。

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这样的事若是落在一个普通小官或地方知府,哪怕是洛阳新都的府尹手中,恐怕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毕竟官官相护早已成了常态。

可他杨士奇身为宝钞提举司的司长,又有自家先生的支持。

“或许这就是天意。”

杨士奇暗自下定决心,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这送到眼前的功劳。

他又怎会轻易放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