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生点了点头。
一家人正说着话,敲门声响起,萧青云离得近,走过去开了门。
门外站着一位大概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见是萧青云开的门,先是好奇的打量了一下,才问道:“……你是张姐的女婿吧?”
“是……。”
张姐肯定就是张淑芬了,张淑芬听到声音走了出来,“是冯妹子啊!新年好啊!快进来。”
被叫着冯妹子的女人笑着走了进来,一见屋里这么多人便道:“你们这是打算搬过来了?”
“没呢,我们就是过来看看。”
张淑芬又和人家介绍林长生他们。
“……这是冯妹子,就住咱们楼上,我每次过来都找她说话,咱们处得可好,冯妹子可热情。”
半夏他们就叫冯姨。
林长生笑着点头。
人家没有多待,接过张淑芬拔的几颗白菜后,笑着离开了。
等人一走,林长生就道:“你介绍人咋光说你叫的称呼,咋不说人家的名字呢?”
张淑芬:“……我说了呀?”
“你啥时候说了?我咋没听见。”
半夏等:“……”的确没听见。
张淑芬先是一愣,后又笑着拍腿:“……人家的名字就叫冯妹子!你让我咋介绍?”
……这名字真好,一辈子都让人家叫妹子。
……
后面几天,林长生便带着麦冬,东跑西跑的在省城转悠着买新房的家具,要是快,去家居市场上逛一逛,一上午就能搞定,但林长生要求高,看不上那些细胳膊细腿的,就喜欢那敦实的,用料多,看着就结实的。
仔仔细细的选了两三天,才把新房的家具买好。
张淑芬心里还是没放下让麦冬和小乔相看的事儿,等麦冬一忙完,便拉着他去经营部。
美齐曰为,麦冬也是半个老板,哪有来了省城连店里都不去看一下的。
她可不敢说是让他去相看的,要是真开了这口,怕是到走的那一天都不会往经营部去看一眼。
林长生在家带孩子也就没跟着一起,母子俩到经营部的时候,生意正好,经营部紧跟着厂里的步伐,也是初八开的门。
只要没过十五,都还是新年,新年期间就免不了走亲戚,而火锅底料已经成了省城人走亲戚送礼的佳品了。
好些小店里面的年前进的货都卖完了,这不,经营部一开门,来拿货的店家就不少,小乔已经带着店员忙了好几天,不仅要做批发,还要接待散买的客人,出库入库的,光是写单子就写得手酸。
这时,刚好又来了一辆车需要往下卸货,小乔一手本子一手笔,指挥着店员赶紧把门口清理出来,好让人把货卸下来。
刚好有人等着要货,也不用往店里搬了,今天一天就能拉走不少。
眼见着这么忙,麦冬这个当老板的,也不可能闲着,就帮着斌阿哥车上的货往门口搬。
刚开始的时候,小乔还以为这人也是来拿货的店家,就觉得这人真不错,还跟人道谢来着。
等张淑芬也走过来帮忙,见两人说话了才反应过来,这怕不是他们的另一个老板吧?
小乔没见过麦冬,但在电话里和人家说过话,汇报过工作上的事儿,又听了两句后就知道肯定是八九不离十了。
忙完一阵后,小乔才有时间和张淑芬他们打招呼,“婶子,小老板。”
张淑芬就惊讶,“你咋知道他是谁的?”手还指着麦冬。
小乔就笑:“听声音呢!我和小老板可通过不少的电话。”
麦冬点头。
张淑芬笑道:“这也难怪了,虽说这电话里的声音听着有些不一样,但变化也不大。”
两人这样站在一起,张淑芬是越看越觉得般配,麦冬长得高,人家小乔也不矮,两人也就差半个头,虽说年纪差个一两岁的,但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小乔这姑娘脸圆,看着就显嫩!
张淑芬又问:“这两天是不是都这么忙?”
小乔脸上一直带着笑,“是,咱们经营部的生意可好了!”
张淑芬拉了一下麦冬,“干脆后面这几天你都过来帮忙算了,反正在家也没啥事儿,自家的生意还是要上点儿心。”
没有比这安排更妥当的了!
让两人接触接触,要是相处得好,那就万事大吉了!
张淑芬都想偷笑。
麦冬没有考虑就应了下来,并没有想到其他。
他早就把之前他妈和他说的给他介绍个省城对象的事儿忘到爪哇国去了。
哪里会想到,他这会儿已经掉入陷阱里面了,还打着让他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主意。
就算是这样,张淑芬也没能撒手不管,时不时的还拉着林长生往经营部那边走走,也不多呆,看一眼就走,要是见到麦冬和小乔在说话,连面儿都不会露一下。
林长生也不傻,就算自己这婆娘啥都没和她说,他也知道她心里在想啥,虽然觉得她有些太着急,但也乐见其成。
眼看着就快到正月十五,张淑芬才拉着麦冬问他小乔这姑娘咋样?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