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两个都不爱与陌生人交流的女孩,却在这个场合找到了让强烈的共鸣。
吕鸥冉压根没想到会在这里碰见人。
福利院的孩子们不是都出去秋游了吗?这个女孩怎么会留在这里?
仔细一看, 女孩十一二岁的样子,头发有些凌乱,身上的裙子虽然旧, 但还算整洁。吕鸥冉犹豫了一下, 慢慢靠近女孩,小心翼翼地问道:“打扰一下,你……怎么在这里?不是大家都出去秋游了吗?”
尽管刚才打扫卫生时, 她弄出了不小的动静,女孩却始终没有任何反应, 直到吕鸥冉开口说话, 女孩才像突然注意到有人存在似的, 缓缓擡起头。女孩的眼神明亮, 却带着几分不安和戒备。
女孩似乎不太信任吕鸥冉,没有回答,双手紧紧握着着九连环玩具,眼神也冷冽, 仿佛在两人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屏障。
两人对视了几秒,女孩的目光冷冷的,随后又像面前没有人似的, 低下头继续玩手里的玩具。
尽管小女孩并没有和她产生任何语言交流,可吕鸥冉却愣了一下——她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
那时的她同样讨厌热闹——当然现在也讨厌——一样用沉默和冷漠将自己与外界隔开。虽然不知道女孩刻意保持距离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与自己相似的原因,但吕鸥冉觉得, 她能理解这种孤独。
刻意与人拉开距离的行为,背后藏着说不出的复杂情绪。
吕鸥冉还记得, 小时候总有人试图打破她的孤单——同学也好,老师也罢, 总想方设法让她多说话、融入集体活动。
但那些好意反而激起她的叛逆心理,只让她更加抗拒与人接触。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吕鸥冉明白,便放弃了与女孩进一步交流的打算,只是冲女孩友好一笑,向后退了两步,语气温和:“这里有点乱,我来清理一下。你可以继续待在这儿,我不会打扰你的。”
说完,她便开始清理地板上的杂物,将散落一地的玩具一一拾起,按照类型和大小,放回标有“玩具”字样的收纳箱,又在一摞旧书上掸了掸灰。
偶尔侧目,只见小女孩依然蜷缩在角落,把玩着手里的东西。
吕鸥冉说到做到,既然答应了不会打扰女孩,便果真当她是空气般,对这个孤僻的孩子视若无睹。
很快,储藏室里散乱的书籍和玩具被收拾整齐。
靠近墙角的区域灰尘较厚,吕鸥冉心想,还是得戴上口罩,用湿抹布来清理才行。
刚走到门口,正准备离开房间拿清洁工具,却发现女孩不知什么时候擡头看向了她。女孩抽了抽嘴角,似乎在组织语言,眼神里流露出留恋。
吕鸥冉有些奇怪地停住脚步,站在原地与女孩对视。沉默片刻后,小女孩低声说道:“我不喜欢跟他们一起去玩。”
吕鸥冉脑中不合时宜地闪过一个关于IE浏览器的段子:问题问出十几分钟后,才得到对方迟缓的回应。
女孩的声音细若蚊蝇,吕鸥冉却听得清楚。见女孩似乎有打破这尴尬寂静的意图,吕鸥冉便走近两步,蹲了下来,与小女孩视线平齐,尽量让自己的态度显得轻松:“我知道,我也不太喜欢和人打交道。”
或许是吕鸥冉的语气柔和,让女孩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没有了与其他人相处时“被迫交流”的压迫感,又或许是因为她从吕鸥冉的神情和眼神中捕捉到了某种与自己相似的东西,小女孩沉默了片刻,打开了话匣子。
她的话也让吕鸥冉更加心疼起她来。
女孩告诉吕鸥冉,她叫陈小柔,今年十一岁。
人生的前五年,小柔过得顺风顺水、无忧无虑,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她五岁那年,妈妈生了个妹妹,但因为难产,妹妹脑部缺氧,生下来就有严重缺陷和多种疾病,常年住在儿科重症监护室,还不到一岁就离开了人世。
那时小柔还不太懂得悲伤,只知道父母不再像从前那样爱笑了。
又过了三年,小柔刚上小学二年级。那时,妈妈又怀了一个孩子,小柔高兴极了,到处跟同学说,自己要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了。
可这份喜悦没持续多久。有一天,放学回家的她发现家里空荡荡的,父母都不在,迎接她的只有表情沉重的小姨妈。
过了很久,小柔才勉强消化一个现实:这天,爸爸带妈妈去医院产检,却在半路遭遇飞来横祸,两人在离医院只有两个街口的人行横道上过马路时,被两辆在城市里非法竞速的小轿车撞了个正着。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