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斋书苑>其他小说>我,班主任,被迫营业> 第153章 出门逛街不仅救了一条命,还为顾青丽至今没写的英语作文找到了绝佳素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3章 出门逛街不仅救了一条命,还为顾青丽至今没写的英语作文找到了绝佳素材(2 / 2)

另一个喜欢去城里闲逛的孩子是顾青丽。黄莹莹不来,顾青丽本来想约另一个与黄莹莹要好的同学,但这位同学期末考试成绩跳水,从此洗心革面,不仅拒绝了顾青丽约她出去走走的请求,还义正辞严地教育起了顾青丽:“都要开学了,还不赶紧把作业补上?”

无奈,顾青丽只能一个人出去逛。没想到,出门逛街不仅救了一条命,还为顾青丽至今没写的英语作文找到了绝佳的素材。

寒假的最后一天,是个难得的好天气。日头正盛,气温也飙升到了10摄氏度。别的同学在家苦哈哈地赶作业,顾青丽则穿着一件帽衫就兴高采烈地出了门。

黄莹莹不在,她害怕自己踩坑,也懒得探索什么新店了,便寻着自己对于道路非同常人的记忆力,找到了她曾和黄莹莹一起吃过的一家苍蝇馆子。

小饭馆位于运夏市城乡结合部的棚户区。前些年市容改造,这里的居民搬走了不少。

不过,外来打工者对廉价住所的刚需并没有消失。运夏市评上了卫生城市后,市容管理部门也再也没有管过棚户区的情况。

于是,几年后,棚户房又在这里搭了起来。

到底是孩子,顾青丽做起事来没什么顾虑,换成另一个成年女性,一个人来棚户区附近,恨不得吊着十颗心。

高老师刚接手10班不久后的一天,黄莹莹带着顾青丽来这里吃过一家彩云省特色米线店。

一顿饭的功夫,黄莹莹就用她颇为出众的亲和力,了解了店主夫妇的故事。顾青丽当时只顾着吃,没怎么仔细听,不过听说黄莹莹后来又重返过这家店,还对店主夫妇做了一次深入采访和拍摄。

店主夫妇曾经是彩云省某地乡下的普通花农,膝下一个独生女,嫁来了林河省。

夫妇两人年事渐长,在花田劳作力有不逮,外加思念女儿,便举家搬迁来了林河省打工。

大爷在运夏市郊外的一家仓储超市找了份理货员的工作,大妈则在一家工厂食堂做饭。因为手脚麻利,人又老实,工厂里一位高管,干脆聘请她来自家当保姆,照顾幼小的孩子。

大妈做的彩云省特色米线,受到高管媳妇和孩子的一致认可。随着高管的孩子渐渐大了,不需要阿姨时刻照顾,于是,老两口一商议,干脆开了一家米线店。

老板娘手艺好,老板以前外出卖花,也会算账,这夫妻店就这样开了起来。

顾青丽到店里的时候,正是下午两点,已经过了饭点。

米线店里聘请的唯一一位员工服务员小妹,刚吃饱一碗米线,正放松地倚在靠近锅炉的一面墙边,百无聊赖地玩手机。

老板娘坐在门口的餐桌边,面前摊开一份报纸。她眯着眼睛,有些吃力地看着报纸上的小字,一边用右手捶打着左肩,脸上露出一股痛苦的表情。

也许是刚才煮米线太过劳累,导致了肩膀酸痛吧?

老板则背着手站在门口,与门外几个年龄相仿的老头聊天。

见顾青丽站在门口彷徨,不知该不该进去,老板大爷也不顾刚刚歇下的腿脚,热情地招呼小姑娘进店。

老板娘见有客人来了,忙不叠地把报纸叠好,就要站起来给顾青丽下米线。

或许是因为年纪大了,中午高峰期忙得又太累,加上店里通风不好,站起来的那一瞬间,大妈好像起猛了。

她眼前一黑,双腿一软,手上还没叠起来的报纸轻飘飘地滑落到地上。

顾青丽和玩手机的服务员相对年轻,反应更快,不约而同地冲了上去,可算在老人摔倒之前将她扶住。

若不是有这一层缓冲,大妈的头恐怕会直接磕到硬邦邦的水泥地板上,后果不堪设想!

在场的人全都吓坏了。顾青丽还算镇定,猜测老人只是突然站起来,有些低血糖,缓一缓就好了。

可是,两个年轻女孩将四肢绵软无力的大妈重新扶上座椅,顾青丽才发现,老人面色苍白,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往下滴,不一会儿,头发就被汗水浸成了一小撮一小撮的样子。

同时,老人呼吸急促,就好像有人掐着她的喉咙不让她喘气一般。肉眼可见,她的颈动脉剧烈跳动,

顾青丽见了,心下骇然:自己在学校跑完800米,心跳也没那么快吧?

老头子呆若木鸡,同样手足无措。

以前在田里干活,偶尔也会出现低血糖的状况。坐下喝口水、嚼一口干粮,再稍微缓一缓,两分钟就好了。

可自己老伴这情况,看起来不太对呀!眼见着两个姑娘都帮忙把老伴扶上座位了,她的状态怎么反而越来越糟糕?连呼吸都有些困难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