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6月中旬,清大的小礼堂,一场只为王永中一个人举办的毕业典礼,在众多能让学生们咋舌的大佬们的出席下,隆重的开始了。
作为华人,免不了的这些程序和仪式感,先是学校大校长发言,然后是计院的院长,最后是王永中的博导。
主要是集中在可以公之于众的众多成果和产出,但光就是这些,也让台下的师生听得目瞪口呆。
台下多数都是和王永中合作的各家机构的员工和老师学生。
但由于项目太多,互相间的保密条例的关系,都不知道各自的研究情况。
这次通过领导们,炫耀式的发言,这才发现,这短短四年,居然会有如此多的研究领域都有他的身影。
王永中也按部就班的,穿上博士服,上去领取证书,再由大校长拨穗。
今后请叫我,王博士。
“王博士,有没有想在学校挂一个教职?副教授开始怎么样。”
其实最近学校已经和自己谈论过好几次,想让王永中在学校任职,这样一来就可以彻底绑定这位天才大佬。
但是王永中有顾虑的,已经走到台前的他,今后一定会在各个领域,和西方和美丽国产生冲突。
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总之等美丽国反应过来后,一定会一点点的针对自己,绝无例外。
如何使用有限的时间空间,让自己更为强大,在之后的对抗中占得先机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如果加入清大这个大家庭,得到的帮助不多,但被自己牵连可能性极大。
“校长,认不任职,都不减少我对学校的感情。合作也绝不会停,而且随着我们的发展加快,和学校的合作还会更多更紧密。”
校长也知道可能性不大,今天只是最后做一次努力罢了,也放下心思,拍拍王永中肩膀,勉励了几句。
一个多小时,一场小型,但规格极高的毕业典礼就这样完成了。
台下,思齐和琳琳还有黄轶,冲着王永中招招手,四个老同学又聚在了一起。
“王同学,恭喜恭喜,我们才大四,你居然博士的毕业了。太不公平了。”
琳琳有些不忿的说道。
“你也不差吧,已经保研了,高质量的论文是层出不穷啊。照这样下去,你两三年也能博士毕业了。”
宗晓琳这一年,通过人工AI结合生物化学,在计算生物学等方面产出极多。
如今更是将生物蛋白的预测做到了令人绝望的程度。
当然这个绝望的是那些相关研究的科学家们。
原本辛辛苦苦研究一辈子的成果,通过人工AI的计算之后,只要几周甚至于几天。
宗晓琳的团队甚至有人提出一个夸张的说法,就是相关研究的传统科学家们,在人工AI的面前,就如同部落酋长见到了航空母舰一般。
当然这话是太夸张了,AI的局限性还是太大,还是比不了一些真正的顶级专家。
但是这就是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在他们还在花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去计算的时候。
我们早就通过ai,走了大量的捷径,结合上人力之后,绝对会在短时间内,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甚至上个月,一种新型的止痛药,已经开始申请临床试验了。
这种不同于传统的两大止痛药领域,阿片类和非阿片类。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