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斋书苑>穿越小说>饮食男女> 第746章 你们三个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6章 你们三个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2 / 2)

——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天黑的时间也一天比一天早,以前6点下班时天还大亮,现在五点多一点天就黑了。

白常山刚刚从李学武的办公室离开,他是来汇报和对接关于近期综合管理部的一些工作。

按工作程序,他有工作应该同副秘书长卜清芳汇报,然后由卜清芳统一找他协调。

即便卜清芳去培训学习了不在,也应该是更为热心工作的梁作栋来他这里表现。

只是梁作栋最近表现的很是低调,也不知道是心里有鬼,还是听见了什么,反正很消停。

李学武觉得他是在耍脾气,因为在组建综合管理部的时候没有提拔他。

王露对这件事有另外一种猜测,她更觉得梁副经理是在韬光养晦躲猫猫。

因为她看见梁副主任在办公室里练书法呢,是要修身养性,低调做人一般。

“刀架在脖子上了才想起来要低调,是不是晚了点?”

彭晓力来这边办事,同王露在办公室门口嘀嘀咕咕地说着闲话。

王露同他的关系很好,这会儿快要下班了,也没心思再回办公室里面装忙。

“你可能不知道,在津门……”

“我什么不知道。”没等王露把话说完,彭晓力好笑地看了她一眼,道:“我什么都知道。”

“哦,我忘了。”王露笑着看了他,道:“你是咱们机关有名的千里眼,顺风耳。”

“少寒碜我,我这叫耳听八方。”彭晓力声音很小,但能保证王露听得到,这是基本功。

“我听说李主任点名道姓地批评了他?”

“我是没亲耳听见,你听谁说的?”王露抿了抿嘴角,看着他说道:“能透露一下你的消息来源吗?”

“干什么?”彭晓力笑着调侃道:“想要学习我的耳听八方?”

“德行吧——”王露撇了嘴角,道:“我当时就在津门,知道的不比你多?”

“这可不一定。”彭晓力嘴角一翘,道:“纪监那边派人去了津门,这事儿你知道吗?”

“嗯?这你也知道?”

王露惊讶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解释道:“我也是听好姐妹跟我提了一嘴。”

“好么,你还说我。”彭晓力听她用玩笑的语气说出好姐妹,就知道她的意思了。

这王露在机关里越来越吃得开了,好姐妹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至于说到底是不是真心的,你看王露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了。

都当她是傻大姐,也不知道是谁傻。

去对象家把房子点着了的糗事能被讲究一辈子,可也成了她真诚的保护伞。

谁好意思防备和算计她啊,净被她算计了。

两人在外面嘀嘀咕咕,李学武在办公室里听见声音了,可也没出去。

关于梁作栋的事情,李怀德的态度并不能决定他的态度,他也不会做出什么过激反应。

既然当初已经选择“原谅”梁作栋的胡作非为,现在的他就不会算后账。

该有的惩罚已经有了,下一步他自己不收敛,作死只能怪他自己了。

你要问他,对梁作栋现在的行为怎么看,李学武只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贼心不死。

老李都跟他讲,狗改不了吃屎,李学武也从未奢望过狗能学会理智处理问题。

梁作栋在办公室里装模作样,倒是给了白常山表现的机会。

李学武其实对谁都没有特别的关照,不过既然白常山有意,他也不能视而不见。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综合管理部的气氛变得诡异了起来。

明明是两位副经理,真正站出来办事的,却只有白常山一个人。

这位还是新京一厂在红星钢铁集团委托带训的,现在却成了集团主力干部一般。

要不说机关里面有坏蛋呢,这些干事们目光最毒,做事也更绝。

当第一次被梁作栋安排将工作交给白常山副经理以后,这些坏蛋们便自觉地孤立了他。

表面上当然还是会去请示,可时间长了,梁作栋还能不知道?

只是他想收拾旧山河,可领导迟迟没有表态,对于李主任的那些话,秘书长好像还没想好怎么处理他。

梁作栋也是悲愤,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处分,一颗心吊在嗓子眼,怎么开展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他担心多做多错,所以不做不错,等着李学武的下文。

可李学武迟迟没有下文,他这工作上的威信都要消耗殆尽了,再不经手工作,他就废了。

这还是他自废武功,没地方说理去。

十月八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与贑省省办对接,交付了两台鸿途客车。

十月九号,综合管理部协调销售总公司向法国外事馆交付了1台鸿途客车。

随即的几天,综合管理部陆陆续续地接待和协调了英国外事馆以及其他省办府办。

在这期间,梁作栋一直都没有露面,全是白常山做的协调工作。

十月十五日,继去年10月份引进的氧气顶吹技术,今年4月份引进的高炉吹重油技术,6月份引进的高炉高温、高压技术后,红星钢铁集团又从圣塔雅集团这边接收了从西德获取的炼钢脱氧技术,和从瑞士引进的连续铸钢技术。

一旦完成这些技术的布置,红星钢铁集团的冶金和轧钢技术必然会得到快速的发展。

今年卖了几千枚煤气罐,如果有更先进的技术,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煤气罐走出国门。

为了协调和对接技术落户钢城,集团需要安排人与圣塔雅集团前往钢城对接。

本来这种事是需要李学武跑一趟的,可现在的形势有些复杂,钢城对他的出现可能会出现敏感反应。

所以李学武做主,安排刚刚完成培训的卜清芳去钢城。

在对接圣塔雅集团完成技术交接的同时,她还要陪同高副主任参加东方船务第二艘一万五千吨集装箱货船的试航仪式。

营城船舶的制造能力和速度都已经得到了飞跃式的提升,造一艘万吨级货船的时间大大地缩短了。

三个月就能完成一艘大船的建设,这在国内也处于第一梯队的水平了。

可见闭门造车不如技术引进发展的快速。

李学武到底是以大局为重,不愿意在他即将赴任钢城之际,手底下出现什么问题。

所以卜清芳去了钢城,他安排梁作栋陪同。

用李学武的话来讲,那就是安排梁副经理出去散散心,省的老是憋在办公室练书法。

机关里的小年轻嘴损,说梁副经理的办公室里有股子臭味,都飘到食堂去了。

后世练习书法和毛笔字的孩子们可能不知道,以前的墨汁是臭的。

写大字也好,练习书法也罢,都要忍耐那股子跟屁一般的臭味。

不过说办公室里的臭味飘到食堂就有点夸张了,明摆着在调侃梁副经理泼墨太多了。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秘书长,我来向您汇报工作。”

易红雷谨慎地进了李学武的办公室,是王露带着他过来的,早就约好的行程。

李学武也是刚刚忙完,正站在门口的洗手盆这洗脸呢。

“嗯嗯,不用客气,屋里坐。”

他招呼了易红雷,从脸盆架上拿了毛巾擦了擦脸和手,这才走到了办公桌后面。

“工作理顺了?去了多久了?”

“十天,刚刚理清了大概。”

易红雷自那次私下里请李学武吃过饭以后,便按照组织流程进行了调动,去了京城货运站。

京城货运站出了那么些个问题,京城火车站也不得不应允红星钢铁集团派驻干部了。

易红雷下去提了半级,可是实实在在得了好处,也一步解决了待遇问题。

他在李学武办公桌对面坐的身子笔直,认真地汇报了去到回收站以后的情况和工作状态。

李学武都认真地听了,甚至还做了一些笔记,表达了对他工作的支持和信任。

“广播电台的工作都交接好了?”

听易红雷讲完,李学武并没有立即点评和做指示,倒是问起了广播电台这边。

易红雷也很清楚,秘书长对宣传工作很重视,对于广播电台这么重要的部门更是关心。

所以在来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回答相应问题的准备。

一听李学武问完,他便回答道:“于海棠同志毕竟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交接起来还是很容易的,她现在已经开始全面负责相关工作了。”

没错,易红雷调离红星联合广播电台,副台长于海棠顺利接班。

她是压着一众资历更老的副台长,凭借这两年的踏实工作,卓越的成绩,以及李怀德的支持,这才当上了台长。

嗯,李学武在其中完全没有发挥作用,于海棠也很知趣地没有来打扰他。

有李主任的信任和支持,她作为青年突击队的一员,自然会得偿所愿。

李学武对广播电台是很看好的,未来晋级,广播电台的台长就是副处级干部了。

就算是低配,也得是正科级,于海棠有老李的支持,可真是捡了个大便宜。

如果易红雷晚几年走,她是无法出头的,也没有这个青黄不接的机会。

“于海棠同志任广播电台的台长。”李学武放下手里的钢笔,看着易红雷问道:“她原来的位置呢?还有其他的人事变动?”

“是,我向组织推荐了袁华同志。”

易红雷在李学武的面前表现的很是坦白,主动汇报道:“袁华同志的正治素养可靠,工作认真负责……所以我才推荐了他。”

这说的都是套话屁话,真正能让易红雷推荐他的主要原因,恐怕还有其他关系牵扯。

不过李学武不在乎这个,到了他现在这个位置,再细抠

现在的他只要结果,做不好过程的干部就不是好干部,趁早走人算了。

其实纠缠也是没有必要的,现在集团里的人事工作名义上是景副主任在负责,实际上完全掌握在李怀德的手里,这个大家都很清楚。

很多年轻干部都喜欢去李主任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聆听教诲。

李怀德也愿意接触这些年轻干部,考察过后会有一些安排和提拔。

或许是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了任用年轻干部可以破局的优秀经验,他乐此不疲。

景玉农在李学武的运作下成了性格孤立,工作认真的典型,也成了老李可以信任的木偶人。

把纪监交给谷维洁,换走了人事,老李又不方便直接管理人事,所以放在了景玉农手里。

因为与李学武之间的“矛盾”,景玉农在集团内部又不结交关系,所以自然得到了李怀德的支持和信任。

所以很多干部都是通过景副主任这才被李主任赏识获得重用的。

当然了,你要说这里面有没有掺杂私货,老李也是分不太清的。

景玉农已经交出了三产工业,再不给她一些活动空间,李怀德自己都过意不去。

所以到底有没有私货,他不会追究的。

于海洋和袁华这样的年轻干部,只要机灵一点的,不用送什么东西,就能得到在李主任这里表现的机会。

有人问了,过度使用年轻干部,不会动摇制度根本,不会影响老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吗?

以李怀德见缝插针的布局,以及他的谨慎性格,又怎么会让这种情况发生呢。

广撒网,把年轻干部放在并不是很关键,影响力不是很大的部门,是能起到监督作用的。

监督,监视和督促,两层含义。

至少从现在广播电台的布局来看,李怀德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这部分的话语权。

你要说还有其他副台长,还有其他骨干力量,现在台长和一个副台长都是李主任提拔任用的,谁还敢跟他们较量啊。

在津门没有能从李学武这里得到明确的态度和他想要的答案,老李的内心更具危机感。

不能在李学武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他希望能从这些年轻人里发掘出第二个李学武。

他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李学武完全认同他的想法,但老李可能不知道,千里马常有,先知可不常有啊。

从广播电台这边来看,按照老李的说法是,支持李学武加深对宣传工作的影响力。

可结果呢?

他一边在嘴里喊着支持李学武,一边又加快了人事工作的调整和布局。

这在无形之中加快推进了他个人影响力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李学武的威信。

可这是阳谋,是老李一次次动作之后的总结,丝毫不给李学武说理的机会。

李学武才不会在这一点小事上同老李起冲突呢,三产工业和联合工业他都交出去了,联合储蓄银行更是完全脱手,他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真要是舍不得,他也不会从保卫组里跳出来了,任由老李的宰割。

现在他正被李怀德一片一片地切除掉身上的赘余,解散掉一些非必要的影响力。

这是李怀德希望看到的,也是李学武思虑过后的决定。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过于臃肿的影响力对于他接下来的工作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影响他的发挥。

既然老李愿意折腾,那就让他折腾,越是折腾,就越说明老李心里发虚。

老李心里发虚,身子可不虚,李学武知道韩露肚子里有情况以后,便忍不住地头疼。

程开元身上发生的事,还能在老李身上发生?

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老李这会儿或许正因为担心他以此为把柄,威胁他,或者要什么好处。

所以表现出来的便是过分的试探,期待从李学武这里得到一些准确的态度。

李学武偏偏就不表态,故作不知道韩露的事,即便老李已经把对方安排去了进门。

他敢把吴淑萍和孩子摆在李怀德的面前,李怀德敢让韩露把孩子生下来摆在他的面前吗?

答案显而易见,老李自觉地占据主动,又怎么会跟他妥协呢。

李学武敢肯定,韩露肚子里的动静很快就会安静下来,无非是一贴药罢了。

老李家底颇为厚实,解决韩露这样想要母凭子贵的傻姑娘不难。

没见老李都没有慌张,第一时间想到的反而是在组织生态上的动作,表现出进攻的一面。

这个时候谁敢站出来跟他硬碰硬,都是对他这些私事和矛盾心态的挑衅。

不凑巧,就在李学武选择避其锋芒,其他人默默看着老李耍怪的时候,栗海洋匆匆上楼,将刚刚听到的消息汇报给了李主任。

李怀德眉头一皱,看着秘书问道:“这是真的?怎么没有听到消息呢。”

“听说是带着任务下去的。”

栗海洋实话实说,轻声给李主任解释道:“听说从供应链体系内查到了一些什么情况,现在他们把目标对准了周小白。”

“周小白在哪?”李怀德手一紧,看着栗海洋问道。

栗海洋不敢耽误,立即回复道:“在京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斋书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