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紫霄讲道结束
正常来说,伏羲这些由无尽混沌孕育而生的混沌神魔,是不会产生什么“失我之劫”的。
但谁叫混沌中来了一位名为“熊墨”的穿越者,而且“祂”的真实境界还是一位在路尽级仙帝领域中,几乎都快要站稳脚跟的准仙帝道祖。
“熊墨”在无尽混沌孕育和修行自身神体之时,那真灵内天然携带的混沌无极真意,就自发的组成了混沌之道,向着周围不停侵蚀去过,把一位位尚在孕育的混沌神魔“道染”,令祂们的真灵无限趋近于“祂”。
当这位穿越者砍了所有混沌神魔,令他们的真灵与自身暂时合一,并向莽荒混沌宇宙借来存在于过去的“启至尊”的一缕万道风本源,化为“盘古”开辟“洪荒”后。
理所当然的,莽荒混沌宇宙的本能,就把这“一大团东西”看成一个整体。视作“启至尊”完善了真灵法门,达成一种极为另类的复活。
毕竟,都拥有“启至尊”神力气息了,不是“启至尊”,还能是谁
当然,就截止至此时,所发生的一切,都还不算什么。
只不过是真灵气息以及三力合一后的元力气息,跟启至尊异常相似,相当于“启至尊”多了十万八千零八十九位异父异母的亲兄弟而已。
说到底,他们还是个体互相独立的生灵。对修行不影响,也对悟道不影响,一切都很正常。
可不正常的来了,“熊墨”的第二元神,三清道祖,和莽荒混沌宇宙所定下了一个“约定”,在未来某个时刻要盘古混沌世界彻底独立。
现在,这座“盘古混沌世界”,已经发生着某种本质上的蜕变,从宇宙本源上,就逐步朝着近似混沌宇宙这样的无尽空间天体靠拢。
这样一来,“启至尊”的这十万八千零八十九位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想要绽放永恒之,成功合道,晋升永恒帝君,麻烦就很大了。
对于寻常生死道君来说,合道是什么
这是一场特殊的闭卷考试,到了考生自行对着参考答案,用红笔批阅自己作答的试卷,看看能否成功通过考试的关键时刻。
满分,那就意味着通过,可以绽放出完美的永恒之,成功永恒帝君,自此寿命不尽,可高坐于山巅,遥看世间红尘变迁,逍遥于无尽混沌,有望更高的修道境界。
不满分,那就失败,永恒之枯萎,自身真灵破碎,溃散到无尽混沌,被混沌宇宙本能的汲取,融入到混沌宇宙本源中,自此陨落。或者悟出一门真灵法门,聚合真灵碎片,进入考场,再次重考。
但对于“洪荒”内的前混沌神魔们,“略微”有所不同了。
他们在尚未成为生死道君时,就看着一条条完美融合了所有方面的主宰级数的永恒之道进行参悟了。
对他们而言,想要以这种永恒之道合道,真的十分容易,完全就是时间问题。
这跟在考试前,把考试要考的答案彻底背了下来,也差不了多少,拿满分那是应该的。
因为在本质上,生死道君的合道,就是一个和混沌宇宙本源间接对照,观看自己在生死道君境所修之道,是否与混沌宇宙本源相同的过程。
可这又再次产生了一个问题。
已知开辟盘古混沌世界的“盘古”,要成为新的混沌宇宙。“祂”所悟出的众多永恒终极之道,理所当然的都会成为未来“盘古混沌世界”的本源之一。
那么,一个跟真灵气息与“盘古”极度相似,元力气息也极度相似,沿着“盘古”的“道”不断参悟,并在未来的合道中,还要将自身所修之道,向正在蜕变的“盘古混沌宇宙”的本源之一,进行间接对照.
要知道,“盘古”的第二元神,现在还活着,在紫霄道宫讲道。“祂”和莽荒混沌宇宙不同,不是没有自我意识,只剩最纯粹的本能的无尽空间天体。
所以,这不是把自己活生生修成“盘古”的一部分,又是什么
这,就是伏羲认为他们这些前混沌神魔,在绽放永恒之的过程之中,极大可能会重归“盘古”的重要原因。
领悟“我之为我”,斩断自身真灵与“盘古”的联系,就是他们这些前混沌神魔未来想要合道成功的条件之一。
伏羲环视了一圈,看着只有菩提等寥寥几位,和自身苏醒时刻相差无几的神魔,缓缓摇了摇头。
他在心中幽幽叹道,“看来未来能成功合道永恒的,同时代的道友,将会很少。”
“除非,他们不执着于‘终极之道’,在离开洪荒后,以‘融合最强之道’进行合道,甘心在合道成功后,成为一位主宰。”
“或者,他们在茫茫的混沌宇宙中,找到多份跟‘洪荒天时’与‘洪荒大势’同一等级的‘合道至宝’,并以真灵不灭法门,不断进行合道,否则成为永恒终极帝君的可能性,将会渺茫到极致。”
已经悟透了“我之为我”,并将来自“盘古”的真灵联系斩断的伏羲,默默的推演着洪荒天机,心情十分微妙。
“通过这场推演,突然明悟自己和盘古大神在真灵上联系。然后洪荒天机还对我这有望永恒终极帝君的终极道君,进行了一番提醒,要留意‘盘古混沌世界’成为‘盘古混沌宇宙’的时间”
“这世道,未免也变得也太快了”
伏羲微微凝神,看了一眼已经清醒过来的小妹,放下心中的杂念,开始将目光投到自己参悟出另外一条终极之道上。
“让终极道君的悟性,无时无刻都保持在巅峰状态,甚至稍微突破极限的蒲团,以及无数‘道’显化的悟道环境,‘洪荒’之中可不存在,这紫霄道宫中的机缘可得要好好珍惜,不能浪费了。”
“正好能借助这个机会,将罗睺的《终极毁灭道》给参悟透彻,从另外一个视角,看看自己已经彻底完善的终极阴阳道,有什么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
——
斋书苑